• 教学运行稳定,质量实质等效——本科在线教学第一周质量报告

    2 月 17—2 月 21 日各教学单位开课门次根据教务处《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的通知》安排,2月17日,我校以线上教学方式如期开展2020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工作。为保证线上教学平稳有序、实质等效,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前期保障工作,包括网络教学平台扩容、师生线上教学培训、教学服务保障团队建设等,依托线上教学平台,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有效、有序、保质、保量推进教学计划落实。一、本科教学运行基本情况1.开课情况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第一周线上教学平稳运行。本周,我校共开设748门本科生课程,教学班1466个,授课教师729人,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8575人,选课学生累计72641人次。除部分必须在实验室或现场进行教学的实验课、实践课、体育课等无法采用网络教学方式的课程,其余课程全部实行在线教学。全校整体教学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发生因为平台故障导致中止教学、更改教学时间的情况。2.课程使用平台为保障广大师生顺利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学校遴选“超星一平三端”教学平台作为本次线上教学的主平台。学校充分考虑集中开学日与授课高峰期的网络问题,提前通知广大师生做好教学备选方案,选好备用平台,形成了“一主多辅”的线上教学平台选用模式。本周数据统计显示,授课教师除了使用超星平台以外,还使用了雨课堂、腾讯课堂、腾讯会议、微信群、QQ群、中国大学MOOC等多个平台为备用平台开展线上教学。3.授课方式根据各教学单位提交汇总的教学运行情况来看,教师授课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作业和讨论这两种形式最多,占比达到近50%,此外,还有答疑、问卷、测验、抢答等教学形式。二、技术保障与教学运行监控情况在学校统一安排部署下,教务处开展了在线课程建课系列指导工作,帮助一线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克服在线教学经验不足的困难,实现线下到线上教学模式的转变。同时,教务处全体人员深入到线上教学一线,与各学院一对一服务,迅速建设了各教学单位专属服务支持群,全天候在线为教师建课、教学互动、实施教学等答疑解惑。开学以来,教务处每天统计在线教学运行情况,汇总数据的同时收集遇到的问题,掌握一手情况,并积极与教学平台方面沟通实时解决问题。三、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开展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教务处下发了关于期初教学检查的通知,对在线教学期间的重点检查目标、检查内容与要求做了具体说明,建立了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督导与监控制度。同时,联系教学平台,开通线上管理员账号,从学校到学院均可进行网上巡课。教学单位同时也成为了在线教学质量的监督者,各教学单位在网上巡查中,及时发现不少问题,保障了在线教学顺利开展。教务处全体成员同样深入到教学一线,与各学院检查小组共同开展质量监控。四、其他在线教学保障措施1.提前做好备选方案,保证教学正常开展受全国高校大范围线上开课影响,开学首日网络教学平台服务器压力急剧增大。为确保线上教学能够顺利开展,我校师生提前做好备选方案,以积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教务处联系平台方为我校紧急扩容,使平台在经历短暂拥堵后迅速恢复正常;任课教师也准备了多套备用方案,如有“微信群/腾讯会议语音”、“腾讯会议语音+文字+ppt”、“微信语音+文字+ppt/文档”、“微信(文字指导)+学习通(课件及测验)”等多种方式,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在线教学。2.协调电子版教材资源,满足教师线上教学需求为满足教师线上教学中使用教材的需求,教务处联系了人大出版社、清华出版社、北大出版社、外研社、高教社等五个出版社,向教师提供出版社开放的电子教学资源,最大限度保障线上教学质量与线下课堂实质等效。3.建立实时微信群,加强教学服务与支持为提高教学服务与支持效率,及时回应任课教师各类问题咨询并提供技术支持,教务处按日建立实时在线教学服务群,由教务处工作人员、超星公司技术人员以及各学院教务干事和在线教学保障团队为每天的授课老师提供实时答疑和支持服务,有效保障了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4.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灵活组织教学在按照课表时间开展教学的前提下,对留学生、外教等身在国外因时差问题难以执行课表时间的师生,或因条件所限无法在居住地正常参加网络学习的学生,教务处采取“一事一议”办法,允许通过邮箱发送讲义和教材、一对一辅导等方式灵活组织教学,确保学习进度不受影响。五、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1.加强线上教学质量监督与监控教务处下一步将着手搜集在线教学质量数据,形成校级、学院、学生、教师自评多维度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在线教学质量“实质等效”。2.对教师和学生的持续技术支持协同教学单位,将线上授课的技术支持及管理逐步下沉,提升服务质量和支持精准度。3.对平台和资源进一步优化按照教师、学生对教学平台、教学资源提出的需求,协同教学平台,做好对接工作,做好一线教学的保障工作。(教务处)

  • 看点

    微言教育《战“疫”公开课》推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主题第一期,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冯秀军教授开讲《中国“战疫”中的伟大团结精神》。课程介绍: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展示了中国“战疫”中的伟大团结精神,验出了中国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真金”。冯秀军: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中国“战疫”中的伟大团结精神

    这场“战疫”是一场人民战争,靠的就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中国人民“群”的力量两千年前的荀子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他的答案是:“人能群,而彼不能群。”创造武汉大决战奇迹、中国“战疫”奇迹的,正是这“群”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团结精神”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有很多诗歌、成语、典故,它们都是中华民族团结精神的生动写照。成语如:唇齿相依、肝胆相照、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守望相助??古语如: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具知名度的诗词,莫过于《诗经》的《秦风·无衣》篇所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生动表达了先人们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的浓烈情感。现代版《无衣》的真实故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一个故事:3名女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借宿徐解秀老人家里,临走时,她们见老人家里连一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于是就用剪刀将被子剪下半条,留给老人。这“半条棉被”的故事,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团结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也正是靠了这“半条棉被”的精神,中国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创造了无数战天斗地、抵御外侮的人间奇迹。万里长城、大运河、都江堰等建筑工程奇迹,靠的是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团结奋斗;14年抗日战争,积贫积弱的中国能打败穷凶极恶的侵略者,靠的是亿万中国人民同生共死、同仇敌忾;红旗渠、两弹一星、大庆油田,98抗洪、抗击非典、汶川地震......靠的是中国人民戮力同心、众志成城!疫情阻击战中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哪里?在白衣天使的最美逆行里。医院就是前线,医护就是战士。有人问:“医者,此去欲何?”答:“战病疫,救苍生!”问:“若一去不回?”答:“便一去不回!”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战“疫”中的白衣天使们,就是守卫我们家国安宁的时代英雄!  还在共产党员的冲锋陷阵里,在建筑狂魔的日夜兼程里,在警务人员的风雪坚守里,在河南国家级贫困县300村民徒手三天拔出援助湖北的十万斤大葱里......在从土耳其“人肉”背回口罩的大哥“免贵,中国人”的霸气回应里,也在一声令下,十几亿中国人的自觉自律里......这场“战疫”是一场“烈火大考”,验出了中国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真金”“硬核”领导力中国制度在战疫中显示出领导核心的“硬核”领导力。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中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中央一声号令,举国上下令行禁止。超高的决策效率中国制度在战疫中显示出超高的决策效率。武汉封城!这个决定不容易。但若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没有当机立断的霹雳手段,所谓优柔寡断的菩萨心肠,不过意味着错失战机、更大牺牲。这就是我们中国制度的决策效率。超高的行动效率中国制度在战疫中显示出超高的行动效率。建火神山、雷神山战地医院,决定不易、实施更难。在哪建,谁来建,怎么建都是问题,物资、人员、资金也是问题。时间就是生命,每一分钟的延迟,都可能意味着得不到医治的生命流逝!10天、12天建起的火神山、雷神山两座战地医院,像阿拉丁擦亮神灯一样让世人瞠目结舌。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中国制度在战疫中显示出强大的组织协调能力。湖北省武汉以外的地市依然形势严峻而力量不足,怎么办?19省对口援助,包干到户,各个击破。“上下同欲者胜”,“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所说:“中方行动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这是中国制度的优势。”(转自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精准把握 『三度』,千方百计守护学子平安——学工系统在行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打响以来,按照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统一部署,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学工系统迅速响应、积极作为,坚持战“疫”与暖心并举,防“疫”与育人结合,坚决把防控责任扛在肩上,把学生安危放在心里,用心用力用情守护每位学生的健康平安。联防联控重精度1月22日学校启动应急预案以来,学工系统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制定学生专项工作方案,建立起校院两级“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和“横向打通、纵向贯通”信息网络。各学院迅速组建成立了由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学生骨干等组成的学生防控专班和信息员队伍。全体辅导员全天在线,变岗位为“战位”,变手机为“战机”,为学生守好“责任田”。精准摸排,学生信息收集统计全方位、无死角,纵到底,横到边,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精细管理,“一人一策”全面建立学生台账,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学生“信息网”;精心关怀,“一对一”了解学生情况,“点对点”做好思想工作,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处理学生突发情况,严管厚爱同行,确保达到“学生群体全覆盖、学生动态全掌握、学生身心状况全了解”的工作效果。思想引领强力度学工系统大力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普及防疫知识,传达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弘扬战“疫”正能量,把好学生思想引领“风向标”。用好“麦克风”,分群体思想引导工作关口前移。及时发布《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致2020高考学子的一封信》《致班长的倡议书》《致全体研究生同学的一封信》《战疫情,我承诺》等,教育引导学生以大局为重,以疫情防控为要,对所有离校学生“一对一”确认不提前返校,做到疫情防控通知人人知晓、疫情防控要求人人遵守、疫情防控措施人人落实。打好“组合拳”,合力讲好“特殊”又“生动”的思政大课。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多措并举,用好用活新媒体平台,主动发声,正面引导,累计推送微信150余篇,阅读量10万余人次。通过网络“心贴心、面对面、实打实”开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思想教育,以线上主题班会、主题党团日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线上微讲座、读书沙龙、防疫科普答题、居家运动打卡、艺术战“疫”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通过音视频、图画、漫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坚定战“疫”信心决心,以实际行动为战“疫”贡献力量。其中,学生工作部“班长‘新’声”系列推文、视频等分别被学习强国、央视频、北京市教委“V思想”微信平台转载发布;校团委音频“我声向‘汉’、我心盼阳”被中国大学生在线刊登;视频“舞蹈团同学以己爱表达心中大爱”在快手平台得到广泛关注,浏览量达60万人次。指导服务提温度学工系统时刻关心着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所思所想,及时给予关怀安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办事更贴心,及时发布调整招生、就业、学生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通知10余项,开通线上线下的咨询通道,简化办理流程,为学生实时提供咨询和服务;温暖不断线,助学服务中心为每名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补助1000元,为每名寒假留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补助500元,同时开通临时困难补助和线上教学流量补助申请渠道,传递学校温暖爱心;以心战“疫”,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开通抗击疫情心理疏导热线和网络视频咨询服务,推送“宅在家自我成长”系列文章,线上提供专业心理支持,为广大学生注射提升“心理免疫力”的强心针;求职有信心,针对毕业生普遍关心的校园招聘、手续办理、就业指导等关键问题,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及时出台系列工作通知,已通过就业信息网、微信平台、辅导员群发布369条招聘信息,线上接受咨询200余人次,依托“中财就业”空中宣讲平台,陆续开展校园空中宣讲会和双选会,做到“网上招聘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图/文化与传媒学院  2019级视传  何小雪)